高空作業車選錯機油會有什么影響?
作者:高空作業車出租 | 時間:2021-05-13 14:48:01
高空作業車錯用機油會對發動機造成哪些傷害
錯用機油,主要指在機油種類選擇、粘度選擇、質量等級選擇上存在的誤區以及對機油更換周期的誤判。
1.機油種類的迷信
“帶渦輪增壓型發動機需使用全合成機油,自吸發動機使用礦物質機油即可”。其實,評價機油的指標有:①潤滑性;②低溫流動性;③黏溫性(黏度指數);④清凈分散性;⑤抗氧化性;⑥抗腐蝕性;⑦抗泡沫性。機油的選擇,應該考慮其指標是否符合發動機的性能要求,比如:大眾1.8T的EA888型發動機,其對機油的要求是符合VW502.00標準,只要機油符合廠家的認證標準,哪怕是礦物質油也可裝配。選擇不同種類的機油,受影響的主要是使用期限及保養費用;其次,機油類型的不同對發動機在高負荷運行時的保護也有所差別,機油級別越高,往往對發動機的高負荷運行的保護性也越佳,比如,駕駛習慣激烈的用戶,選擇全合成機油時的優勢會更明顯。
2.機油粘度選擇的誤區
“機油粘度越低,發動機越省油;粘度越高,對發動機的保護越好”。這種說法必須建立在機油本身符合汽車發動機保養與維修的技術參數大前提下,否則它將誤導用戶,使得用戶因為選用不匹配的機油從而導致車輛發動機性能降低、影響壽命甚至引發故障。前文說到,機油粘度包含低溫流動性和高溫粘度性能兩個重要指標,外部環境是影響選擇機油粘度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同類型的發動機,因為其制造工藝和工作狀況(溫度、功率、負荷等)的不同,在選擇機油粘度時又有細致的差別。誤用高粘度機油最直接的影響便是發動機運行阻力增大,導致動力的不必要損失,嚴重時甚至會加速機件的磨損,從而增加汽車的使用成本和維修成本。相反,一昧地追求低油耗,降低廠家指導標準選擇低粘度機油,則可能發生機油在高溫條件下粘度不足,潤滑性能差,也會導致發動機的非正常磨損,甚至引發典型的 “燒機油”現象,最終縮短發動機壽命。比如:大眾的TSI系列發動機,為提升其性能,在氣缸壁上鑄有網孔以增加氣缸與活塞間的潤滑效果,同時,此系列發動機運行時溫度較高,所以,應選用稠一些的機油,以0W-30(5W-30)或0W-40(5W-40)為主;而日本汽車品牌中以本田、馬自達等為例,其發動機機件配合精密,則更傾向于使用稀一些的機油,以0W-20為宜。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里程較高或使用時間較久的汽車,考慮到發動機內部機件的正常磨損,配合間隙較出廠時有明顯的增大,為保護發動機的良好運行,應適當選擇更稠一些的機油。
3.機油質量等級是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指標
機油質量等級雖與其潤滑性能無直接關系,不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行。但它關系到發動機的排放標準,與三元催化轉化器的正常工作存在必然聯系。機油中的磷含量超標,會直接導致三元催化轉化器內的催化劑失效,縮短三元催化轉化器的壽命。只有機油中磷含量在低于0.12%的前提下(對應的機油質量等級為SJ級及以上),才能保證三元催化轉化器的正常運行,排放的廢氣達標。也就是說機油質量等級越高,三元催化轉化器的負擔越輕,汽車尾氣排放越環保,年檢時也更容易通過。
4.機油更換周期的誤區
“礦物質機油5000公里更換,全合成機油10000公里更換”。通常意義上,機油的更換周期除了與里程相關,還要考慮機油的使用時限。除此之外,駕駛習慣、行駛路況的好壞以及機油濾清器的容污能力也間接影響機油潤滑的壽命。復雜、惡劣的用車環境和激烈的駕駛習慣都會加速機油穩定性變差、氧化變質的進程;而機油濾清器的容污能力,也是機油更換周期應考慮的重要因素。比如:長期在城市擁堵路段行駛,發動機工況復雜,機油在發動機高溫環境下,易氧化變質、潤滑性能衰減速度加快,從而導致其使用壽命縮短,換油周期應相應縮短;而容積較小的機油濾芯過濾和容納雜質的能力相對較弱,機油質量受限于濾芯壽命,也應相應地縮短換油周期。
錯用機油,主要指在機油種類選擇、粘度選擇、質量等級選擇上存在的誤區以及對機油更換周期的誤判。
1.機油種類的迷信
“帶渦輪增壓型發動機需使用全合成機油,自吸發動機使用礦物質機油即可”。其實,評價機油的指標有:①潤滑性;②低溫流動性;③黏溫性(黏度指數);④清凈分散性;⑤抗氧化性;⑥抗腐蝕性;⑦抗泡沫性。機油的選擇,應該考慮其指標是否符合發動機的性能要求,比如:大眾1.8T的EA888型發動機,其對機油的要求是符合VW502.00標準,只要機油符合廠家的認證標準,哪怕是礦物質油也可裝配。選擇不同種類的機油,受影響的主要是使用期限及保養費用;其次,機油類型的不同對發動機在高負荷運行時的保護也有所差別,機油級別越高,往往對發動機的高負荷運行的保護性也越佳,比如,駕駛習慣激烈的用戶,選擇全合成機油時的優勢會更明顯。
2.機油粘度選擇的誤區
“機油粘度越低,發動機越省油;粘度越高,對發動機的保護越好”。這種說法必須建立在機油本身符合汽車發動機保養與維修的技術參數大前提下,否則它將誤導用戶,使得用戶因為選用不匹配的機油從而導致車輛發動機性能降低、影響壽命甚至引發故障。前文說到,機油粘度包含低溫流動性和高溫粘度性能兩個重要指標,外部環境是影響選擇機油粘度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同類型的發動機,因為其制造工藝和工作狀況(溫度、功率、負荷等)的不同,在選擇機油粘度時又有細致的差別。誤用高粘度機油最直接的影響便是發動機運行阻力增大,導致動力的不必要損失,嚴重時甚至會加速機件的磨損,從而增加汽車的使用成本和維修成本。相反,一昧地追求低油耗,降低廠家指導標準選擇低粘度機油,則可能發生機油在高溫條件下粘度不足,潤滑性能差,也會導致發動機的非正常磨損,甚至引發典型的 “燒機油”現象,最終縮短發動機壽命。比如:大眾的TSI系列發動機,為提升其性能,在氣缸壁上鑄有網孔以增加氣缸與活塞間的潤滑效果,同時,此系列發動機運行時溫度較高,所以,應選用稠一些的機油,以0W-30(5W-30)或0W-40(5W-40)為主;而日本汽車品牌中以本田、馬自達等為例,其發動機機件配合精密,則更傾向于使用稀一些的機油,以0W-20為宜。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里程較高或使用時間較久的汽車,考慮到發動機內部機件的正常磨損,配合間隙較出廠時有明顯的增大,為保護發動機的良好運行,應適當選擇更稠一些的機油。
3.機油質量等級是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指標
機油質量等級雖與其潤滑性能無直接關系,不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行。但它關系到發動機的排放標準,與三元催化轉化器的正常工作存在必然聯系。機油中的磷含量超標,會直接導致三元催化轉化器內的催化劑失效,縮短三元催化轉化器的壽命。只有機油中磷含量在低于0.12%的前提下(對應的機油質量等級為SJ級及以上),才能保證三元催化轉化器的正常運行,排放的廢氣達標。也就是說機油質量等級越高,三元催化轉化器的負擔越輕,汽車尾氣排放越環保,年檢時也更容易通過。
4.機油更換周期的誤區
“礦物質機油5000公里更換,全合成機油10000公里更換”。通常意義上,機油的更換周期除了與里程相關,還要考慮機油的使用時限。除此之外,駕駛習慣、行駛路況的好壞以及機油濾清器的容污能力也間接影響機油潤滑的壽命。復雜、惡劣的用車環境和激烈的駕駛習慣都會加速機油穩定性變差、氧化變質的進程;而機油濾清器的容污能力,也是機油更換周期應考慮的重要因素。比如:長期在城市擁堵路段行駛,發動機工況復雜,機油在發動機高溫環境下,易氧化變質、潤滑性能衰減速度加快,從而導致其使用壽命縮短,換油周期應相應縮短;而容積較小的機油濾芯過濾和容納雜質的能力相對較弱,機油質量受限于濾芯壽命,也應相應地縮短換油周期。